【珠海特區報】董凡:創新以興民族產業
發布時間:2012-12-09
來源:珠海特區報
□本報記者 宋顯暉
溫文爾雅,目光平和而自信,說話時總是面帶微笑,話語不疾不徐,一派學者抑或儒商風范。他,就是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最近新鮮“出爐”的“廣東省十佳青年”——董凡。
20年前,董凡大學畢業,追隨鄧小平南巡講話引發的熱潮來到珠海,進入知名醫藥企業麗珠公司。
10年前,董凡動員60多名職工共同出資,買下了嚴重虧損的麗珠醫用生物材料廠,全力開拓醫藥行業的新產品血液灌流器市場。
今天,董凡領導的珠海健帆已成為年繳利稅逾億元,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80%,全國血液凈化領域的領軍企業、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百強。
膽識過人 艱苦創業
2000年,董凡被任命為麗珠生材廠廠長。2002年,董凡帶領60多名職工傾家蕩產將其買下。生材廠當時的主要產品是樹脂繃帶和可吸收縫合線等,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常年虧損。而公司新開發的血液灌流器產品年銷售額僅100萬元,所占銷售比例極小,“大多數醫生根本不知血液灌流器為何物”,僅有的市場也被日本與德國產品壟斷。
關鍵時刻,董凡憑借多年來的科技與市場閱歷積累,敏銳地洞察到血液凈化領域血液灌流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機遇,毅然決定將血液灌流器作為公司的主營業務。
為探明血液灌流器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競爭力,董凡決定去德國杜塞爾多夫世界最大的醫療器械博覽會上尋找答案。“當時公司虧損近半,2萬多元的差旅費都是一項很大的開支。”他用“蹩腳的英語”獨闖博覽會,5天參觀了20多個展區,終于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血液吸附技術備受各國推崇,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董凡進一步堅定了開發血液灌流器市場的信心。
雖然董凡不斷完善血液灌流吸附技術,并獲得了國家的準字號批文,但市場并沒有用鮮花和微笑迎接他。“我們曾經歷了持股上崗的悲壯和借錢還債的窘迫,也曾體驗過寄人籬下的辛酸和捉襟見肘的窘迫。”整整5年,盡管每天都在支付研發和銷售的費用,但血液灌流器卻銷售不暢,麗珠生材廠徘徊在虧損線上,董凡在苦苦支撐,當初的60多名職工只剩下30多人。
自主創新 決勝市場
雖然歷經艱難險阻,董凡卻始終把握住前進的方向,緊緊抓住血液灌流器這一細分領域積極開拓。
董凡堅持每年都拿出10%的銷售收入投入科研和技術創新。在借錢還債的困境中,公司曾消減了近百項開支,只有科技投入、自主創新的資金不降反升。不斷開發和完善產品技術,使公司具備了領導國內血液灌流產品和原材料生產技術發展的雄厚實力,其在血液灌流領域的科研水平一直位于世界前列,并先后獲得世界發明專利,完成國家級科技、省級科研項目20余項,科研成果多次獲得省、市科技獎勵。2009年,公司與南開大學合作的產學研項目“高性能血液凈化醫用吸附樹脂的創制”更是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通過產學研結合和自主創新,董凡帶領公司解決了血液凈化醫用吸附材料的重大關鍵性問題,開發出除救治中毒外,還廣泛應用于治療尿毒癥、膿毒癥、肝衰竭、免疫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極大地拓寬了血液灌流產品的用途,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歷史推動作用。從而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占領了80%以上的血液灌流器市場。
2006年,麗珠生材第一次實現盈利。2007年開始,公司迎來了爆炸式增長,至今已連續6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50%以上。公司華麗轉身,更名為珠海健帆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今年,健帆入選珠海市2011年度“稅收貢獻百強企業”。
在董凡的主導下,健帆被評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創新型企業,承擔了三項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兩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一項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和多項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擁有血液凈化領域的20多項專利技術。目前,健帆是國內唯一一家既生產血液灌流器又生產血液凈化設備的企業,是中國最大的血液灌流器和血液吸附柱生產企業,擁有“中國血灌之王”的美譽,血液吸附技術在世界上僅次于日本和德國,遠遠高于美國等國家。
心懷感恩 志存高遠
董凡是個謙和的人,常懷感恩之心。對當初與他一同買下麗珠生材廠的老職工,他感激他們當時對他的信任和支持。對多年來各級政府的支持,他也念念不忘,“在珠海創業很順利,不同階段都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大減輕了科技創新的壓力。近幾年中,健帆僅從高新區獲得的各項扶持和獎勵資金就達到了一千萬元以上。”
11月6日,占地3.2萬多平方米的健帆科技園主體建筑封頂,建成全國最大、世界一流的血液凈化生產研發基地已是指日可待。董凡堅信,健帆即將開啟更為遠大的新航程,為此他許下心愿:“把血液凈化產業做大做強,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國產化,為振興民族產業貢獻力量。”
來源:珠海特區報
□本報記者 宋顯暉
溫文爾雅,目光平和而自信,說話時總是面帶微笑,話語不疾不徐,一派學者抑或儒商風范。他,就是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最近新鮮“出爐”的“廣東省十佳青年”——董凡。
20年前,董凡大學畢業,追隨鄧小平南巡講話引發的熱潮來到珠海,進入知名醫藥企業麗珠公司。
10年前,董凡動員60多名職工共同出資,買下了嚴重虧損的麗珠醫用生物材料廠,全力開拓醫藥行業的新產品血液灌流器市場。
今天,董凡領導的珠海健帆已成為年繳利稅逾億元,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80%,全國血液凈化領域的領軍企業、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百強。
膽識過人 艱苦創業
2000年,董凡被任命為麗珠生材廠廠長。2002年,董凡帶領60多名職工傾家蕩產將其買下。生材廠當時的主要產品是樹脂繃帶和可吸收縫合線等,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常年虧損。而公司新開發的血液灌流器產品年銷售額僅100萬元,所占銷售比例極小,“大多數醫生根本不知血液灌流器為何物”,僅有的市場也被日本與德國產品壟斷。
關鍵時刻,董凡憑借多年來的科技與市場閱歷積累,敏銳地洞察到血液凈化領域血液灌流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機遇,毅然決定將血液灌流器作為公司的主營業務。
為探明血液灌流器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競爭力,董凡決定去德國杜塞爾多夫世界最大的醫療器械博覽會上尋找答案。“當時公司虧損近半,2萬多元的差旅費都是一項很大的開支。”他用“蹩腳的英語”獨闖博覽會,5天參觀了20多個展區,終于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血液吸附技術備受各國推崇,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董凡進一步堅定了開發血液灌流器市場的信心。
雖然董凡不斷完善血液灌流吸附技術,并獲得了國家的準字號批文,但市場并沒有用鮮花和微笑迎接他。“我們曾經歷了持股上崗的悲壯和借錢還債的窘迫,也曾體驗過寄人籬下的辛酸和捉襟見肘的窘迫。”整整5年,盡管每天都在支付研發和銷售的費用,但血液灌流器卻銷售不暢,麗珠生材廠徘徊在虧損線上,董凡在苦苦支撐,當初的60多名職工只剩下30多人。
自主創新 決勝市場
雖然歷經艱難險阻,董凡卻始終把握住前進的方向,緊緊抓住血液灌流器這一細分領域積極開拓。
董凡堅持每年都拿出10%的銷售收入投入科研和技術創新。在借錢還債的困境中,公司曾消減了近百項開支,只有科技投入、自主創新的資金不降反升。不斷開發和完善產品技術,使公司具備了領導國內血液灌流產品和原材料生產技術發展的雄厚實力,其在血液灌流領域的科研水平一直位于世界前列,并先后獲得世界發明專利,完成國家級科技、省級科研項目20余項,科研成果多次獲得省、市科技獎勵。2009年,公司與南開大學合作的產學研項目“高性能血液凈化醫用吸附樹脂的創制”更是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通過產學研結合和自主創新,董凡帶領公司解決了血液凈化醫用吸附材料的重大關鍵性問題,開發出除救治中毒外,還廣泛應用于治療尿毒癥、膿毒癥、肝衰竭、免疫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極大地拓寬了血液灌流產品的用途,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歷史推動作用。從而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占領了80%以上的血液灌流器市場。
2006年,麗珠生材第一次實現盈利。2007年開始,公司迎來了爆炸式增長,至今已連續6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50%以上。公司華麗轉身,更名為珠海健帆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今年,健帆入選珠海市2011年度“稅收貢獻百強企業”。
在董凡的主導下,健帆被評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創新型企業,承擔了三項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兩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一項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和多項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擁有血液凈化領域的20多項專利技術。目前,健帆是國內唯一一家既生產血液灌流器又生產血液凈化設備的企業,是中國最大的血液灌流器和血液吸附柱生產企業,擁有“中國血灌之王”的美譽,血液吸附技術在世界上僅次于日本和德國,遠遠高于美國等國家。
心懷感恩 志存高遠
董凡是個謙和的人,常懷感恩之心。對當初與他一同買下麗珠生材廠的老職工,他感激他們當時對他的信任和支持。對多年來各級政府的支持,他也念念不忘,“在珠海創業很順利,不同階段都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大減輕了科技創新的壓力。近幾年中,健帆僅從高新區獲得的各項扶持和獎勵資金就達到了一千萬元以上。”
11月6日,占地3.2萬多平方米的健帆科技園主體建筑封頂,建成全國最大、世界一流的血液凈化生產研發基地已是指日可待。董凡堅信,健帆即將開啟更為遠大的新航程,為此他許下心愿:“把血液凈化產業做大做強,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國產化,為振興民族產業貢獻力量。”
